Mar
7
我们的物质生活显然在提高,但是许多人却越来越不满了。因为他看到周围总还是有乍富的阶层,总还有让自己不平衡的事物。
其实,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:一个是向外去,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;另一个是向内来,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。
于丹说,我们的眼睛,总是看外界太多,看心灵太少。
孔夫子能够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,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。
子贡曾经问老师:“贫而无臽,富而不骄,何如?”假如一个人很贫贱,但他不向富人臽媚;一个人很富贵,但他不傲气凌人。这怎么样?老师说,这很不错。但还不够。还有一个更高的境界,叫做“贫而乐,富而好礼者也”。
更高的境界是,一个人不仅安于贫贱,不仅不臽媚求人,而且他的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乐。这种欢乐,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,他也不会因为富贵而骄奢,他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、彬彬有礼的君子。
这是多高的骄傲啊!一个人能够不被富足的生活蛊惑,又能在贫贱中保持着做人的尊严和内心的快乐。
安贫乐道,在现代人眼中颇有些不思进取的味道。在如此激烈的竞争勉强,每个人都在努力发展着自己的事业,收入多少,职位高低,似乎成了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。但越是竞争积累,越是需要调整心态,并且调整与他人的关系。
有事子贡,问了老师一个非常大的问题,他说:“有一言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?”您能告诉我一个字,使我可以终身实践,并且永久受益吗?
老师以商量的口气对他说:“其恕乎!”如果有这么个字,那大概就是“恕”字吧。
什么叫“恕”呢?老师又加了八个字的解释,叫做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。就是你自己不想干的事,你就不要强迫别人干。人一辈子做到这一点就够了。
什么叫“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”?有时候学一个字两个字,就够用一辈子了。这才是真正的圣人,他不会让你记住那么多,有时候记住一个字就够了。
孔子的学生曾子也曾经说过,“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”。说我老师一辈子学问的菁华,就是“忠恕”这两个字了。简单地说,就是要做好自己,同事要想到别人。
拓展一点说,“恕”字是讲你不要强人所难,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。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给你造成了伤害,你也应该尽量宽容。
但是,真正做到宽容谈何容易。有很多时候,一个事情本来已经过去了,而我们还是老在那儿想,这么可恶的事,我怎么能原谅它呢?然后就在不断的自我咀嚼中,一次一次再使自己受到伤害。其实有很多事情该放下时且放下,你宽容别人,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。
所以什么叫“仁者不忧”呢?就是让你的胸怀无限大,很多事情自然就是小事了。在生活中,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失业、婚姻、朋友背叛,亲人里去等等这些事情,它对你是大事还是小事,没有客观标准。
这就如同划个一寸长的口子,算大伤还是小伤?如果是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,她能邪乎一个星期;如果是一个粗粗拉拉的大小伙子,他可能从受伤到这个伤好,一直都不知道。所以,我们的内心究竟是做一个娇滴滴的“小姑娘”,还是一个粗粗拉拉的“大小伙子”,完全可以由自己决定。
其实,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:一个是向外去,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;另一个是向内来,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。
于丹说,我们的眼睛,总是看外界太多,看心灵太少。
孔夫子能够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,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。
子贡曾经问老师:“贫而无臽,富而不骄,何如?”假如一个人很贫贱,但他不向富人臽媚;一个人很富贵,但他不傲气凌人。这怎么样?老师说,这很不错。但还不够。还有一个更高的境界,叫做“贫而乐,富而好礼者也”。
更高的境界是,一个人不仅安于贫贱,不仅不臽媚求人,而且他的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乐。这种欢乐,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,他也不会因为富贵而骄奢,他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、彬彬有礼的君子。
这是多高的骄傲啊!一个人能够不被富足的生活蛊惑,又能在贫贱中保持着做人的尊严和内心的快乐。
安贫乐道,在现代人眼中颇有些不思进取的味道。在如此激烈的竞争勉强,每个人都在努力发展着自己的事业,收入多少,职位高低,似乎成了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。但越是竞争积累,越是需要调整心态,并且调整与他人的关系。
有事子贡,问了老师一个非常大的问题,他说:“有一言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?”您能告诉我一个字,使我可以终身实践,并且永久受益吗?
老师以商量的口气对他说:“其恕乎!”如果有这么个字,那大概就是“恕”字吧。
什么叫“恕”呢?老师又加了八个字的解释,叫做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。就是你自己不想干的事,你就不要强迫别人干。人一辈子做到这一点就够了。
什么叫“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”?有时候学一个字两个字,就够用一辈子了。这才是真正的圣人,他不会让你记住那么多,有时候记住一个字就够了。
孔子的学生曾子也曾经说过,“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”。说我老师一辈子学问的菁华,就是“忠恕”这两个字了。简单地说,就是要做好自己,同事要想到别人。
拓展一点说,“恕”字是讲你不要强人所难,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。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给你造成了伤害,你也应该尽量宽容。
但是,真正做到宽容谈何容易。有很多时候,一个事情本来已经过去了,而我们还是老在那儿想,这么可恶的事,我怎么能原谅它呢?然后就在不断的自我咀嚼中,一次一次再使自己受到伤害。其实有很多事情该放下时且放下,你宽容别人,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。
所以什么叫“仁者不忧”呢?就是让你的胸怀无限大,很多事情自然就是小事了。在生活中,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失业、婚姻、朋友背叛,亲人里去等等这些事情,它对你是大事还是小事,没有客观标准。
这就如同划个一寸长的口子,算大伤还是小伤?如果是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,她能邪乎一个星期;如果是一个粗粗拉拉的大小伙子,他可能从受伤到这个伤好,一直都不知道。所以,我们的内心究竟是做一个娇滴滴的“小姑娘”,还是一个粗粗拉拉的“大小伙子”,完全可以由自己决定。
对《《于丹论语心得》笔记 一 天地人之道》有 0 条评论